2020年健康管理师报考条件咨询,考情分析、高频考点解读 >>
学习推荐已查询报考条件的考生也可扫码添加老师微信获取报考指南在线解答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生物气溶胶研究专家要茂盛对媒体表示,比如,在汽车和办公室环境中等,没有足够通风情况下,又比较狭小,特别极端的环境是在汽车里面,气溶胶传播和飞沫传播应当被置于同等重要的位置上去考虑。接下来卫生人才网给大家带来“在什么情况下要特别注意新冠病毒气溶胶传播”,希望可以给大家带来一些帮助。
在什么情况下要特别注意新冠病毒气溶胶传播
他表示,教室也是需要考虑的环境。例如,在一间教室里有两三个患者,经过一段时间的病毒气溶胶累积后,没有及时通风,气溶胶传播感染的几率就很大。地铁、飞机、高铁的通风情况相对较好,车厢和机舱都在持续与外界交换空气。
要茂盛表示,其中如果有患者,其他健康人通过气溶胶感染的几率会随着与患者所处的距离或者气流方向有关。比如距离患者越远,也不面迎气流的方向,感染的几率就低。
他表示,吸入病毒不一定就会感染,要看吸入的剂量与活性,剂量低且活病毒少,感染可能不会发生,不同病毒情况不一样。
——气溶胶传播在开放大气空间中让健康人感染的几率有多大?
东南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教授钱华表示,气溶胶传播病毒,远距离的感染风险远低于近距离。气溶胶远距离传播,感染风险除了和个人抵抗力相关,也和带病毒气溶胶浓度、病毒在气溶胶的活性和暴露时长相关。
钱华表示,人呼出的带病毒气溶胶,首先以飞沫形式出来。小的飞沫会很快蒸发干形成飞沫核,若病毒在飞沫蒸发干的过程中还具有活性,这些带病毒的飞沫核被易感人吸入,或者接触到眼结膜、鼻粘膜、口粘膜就有可能形成感染。通风可以稀释带病毒气溶胶,降低传播风险。
要茂盛也分析,患者排放的病毒气溶胶在开放环境中快速稀释,浓度显著降低,活性受到影响,被吸入的几率与剂量都大幅度减少。在附近没有近距离患者飞沫时,健康人感染的几率比发生交通事故的几率都低。
——公众该如何预防室内气溶胶感染?
东南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教授钱华表示:
第一,自然通风的通风量很大,开开窗,病毒稀释到一定程度,风险就很低了。通风效果跟当天的风速风向、开口大小和室内外温差相关,现在季节通风量应该很大,有条件最好多频次开窗,如每两小时开窗10分钟。
家里有新风机的开新风机,有净化器的开净化器,净化器会过滤气溶胶,包括带病毒气溶胶,同时注意不要去触摸滤网。
第二,卫生间中也要注意。
现在有研究表明粪便也带病毒,冲马桶时,盖上马桶盖再冲。每个地漏灌上水,把水封做好,防止楼下的气溶胶上来。
第三,电梯间通风很差,又是小空间,一定要戴口罩、小心触摸。除此之外,要勤洗手、勤擦洗、与他人隔开距离。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分享的“在什么情况下要特别注意新冠病毒气溶胶传播”,如有更多问题请咨询在线老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仅代表原创者观点,其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卫生人才网对以上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由此产生的后果与卫生人才网无关;如以上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QQ:1940981946,我们将会及时处理。